日期:2023-02-02 22:36
11月8日沈河区一民宅因电褥子引发火灾,为沈城家庭防火敲响了警钟。面对家中出现火灾,有多少居民能够采取自救?又有多少普通百姓家配备了灭火器材呢?11月9日是消防日,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。
记者来到刚刚发生火灾的沈河区顺通小区。在该小区,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,对于发生的火灾他们都表示知道,可当记者询问自家配备灭火器的情况时,一位中年女士对记者的提问感到诧异:“自己家备灭火器干什么?”另外几位居民也同样露出不解的神情:“备灭火器有啥用?灭火器不都是单位企业才用得着吗?”
当记者问到如果家里失火怎么办时,有人显得有点无措,有的人也显得无所谓,好像这事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,还有人回答倒很干脆———“打119呗。”
采访中记者发现,很多市民都对家用灭火器感到很陌生,还有的市民根本就不知道灭火器也可以自家购买,防患于未然,而更多市民则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。难道家用灭火器不好买吗?记者就此走访了沈阳几家大型超市和商场,但得到的答案却都是没有经营过灭火器材这类特殊商品。问其原因才知道,原来灭火器材属于专项经营范围,每年的检验非常复杂,更重要的是并不是商家不愿卖,而是几乎没有市民询问要买家用灭火器,其利润更是微乎其微。
随后,记者咨询了铁西保工消防队旁边一家消防器材专营店,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其实普通家庭使用1公斤(35元左右)或2公斤(40元左右)的家用干粉(固体二氧化碳)灭火器就行,专门用于扑灭电器、液化气等家用设备着火,但是却很少有居民来购买。除了一些装修比较高档的家庭,害怕一旦着火损失惨重,买几个放在家里防患于未然,一般家庭基本没人买。最近由于私家车增多,一些私家车用户因为被规定而购买,再有就是家中有老人害怕出现意外而配备的,绝大多数家庭都不会主动购买。
难道沈城市民的消防意识真的如此薄弱吗?记者就此采访了沈阳市消防局,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随着家电产品的增多,家庭火警的总体数量在增加,尤其在冬季火灾高发期,但由于家庭不属于公共场所,相关部门对此没有强制规定。现在沈城市民消防器材家庭配备率非常低,老百姓普遍认识是失火后打119,可消防队员赶到现场还需要时间,如果家庭自备灭火器,及时采取防火措施,肯定能把损失减到最小。
以往沈阳市消防局在消防宣传日会向居民赠送一些灭火器,但这相对于沈阳市210万家庭是微乎其微的。其他城市,比如上海,采取的是企业赞助、政府补贴、个人出资三种方式,共同促成灭火器进家庭,目前上海的配备率为60%,远远高于沈阳。沈阳市消防局也正在想办法来提高市民的消防意识,并着手从新建的小区开始配备家庭灭火器。本报记者高薇记者电线bobty